特稿

  •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稳定报告(2022)

    郭勇;陈兵兵;刘婵婵;农婧;罗婕妤;邹雪;蓝日德;徐小瑛;吕永安;梁罗尹;

    2021年,广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工业生产、市场消费加快恢复,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广西金融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风险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西金融稳健运行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基于此,报告提出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业稳健性的政策建议。

    2023年03期 No.608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6 ]

专题:供应链金融

  • 供应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分析

    吴伟霄;李志民;张子聪;

    近年来,实体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融资约束难题。文章基于2015—2021年我国创业板数据,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模型对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但对于不同类别和处于不同经营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其影响效果不同。基于此,文章从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政府层面应完善供应链金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金融机构层面要加强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效率;在企业自身层面,核心企业应积极帮助上下游企业扩展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则要提高自身核心产品的竞争力。

    2023年03期 No.608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34 ]
  •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不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分析的视角

    袁金凌;李洪侠;廖欣钰;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解决农业融资约束问题,助力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文章从比较分析的视角,运用现金流敏感性回归模型对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发现涉农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增强核心企业资质能够正向促进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现阶段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异质性导致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作用效果产生差别。基于此,文章提出优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环境、丰富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农业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2023年03期 No.608 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1 ]
  • 区域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陈瑜;段正;赵锋;周晓月;

    区域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旨在实现区域资源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协同发展,并赋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借助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创新手段,构建系统性改革与稳步发展机制,探讨打造由政府牵头引导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有利于推动区域供应链资源与公共信息整合,避免盲目、无序、分散的平台投入与资源浪费,也有利于区域资源集聚并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为开展供应链票据等创新延伸业务与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提供条件,并赋能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03期 No.608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6 ]

金融理论

  •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保险赋能耕地保护的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

    莫舒薇;谯显迪;陈新建;

    耕地保护是广西确保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金融保险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可实现市场化的耕地保护机制,对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识与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分析金融保险赋能广西耕地保护的现实必要性以及金融保险体系赋能耕地保护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现实困境与挑战,构建服务耕地保护的广西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广西耕地保护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推进耕地保护刻不容缓,创新赋能耕地保护的金融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可更好地实现广西耕地保护。为此,广西应构建服务耕地保护的金融保险体系,如探索开发耕地保护类农业保险、打造服务耕地保护的绿色普惠金融网络、健全数字化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等。

    2023年03期 No.608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4 ]
  • 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空间视角下的实证分析

    袁嫚;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以及二者关系的异质性,进一步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市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抑制城市碳排放的增加,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且稳健可靠;数字金融发展对第二产业主导型城市以及“十三五”时期的城市样本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达到门槛值后对碳减排的促进效应更强;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的碳排放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相邻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本地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其碳减排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本地碳减排。

    2023年03期 No.608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6 ]
  • 贫困脆弱性视角下信贷支持与公共转移支付政策效应研究——基于安顺市1150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PSM-DID方法

    焦忠炜;陈芳;罗烨;向征鸿;

    文章基于2016—2020年安顺市1150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微观统计面板数据,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切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对比分析信贷支持和公共转移支付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并通过中介变量研究两种政策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机制和福利依赖效应,同时对不同区域和个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支持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而公共转移支付则会提升贫困脆弱性;获得公共转移支付的家庭可能会减少其劳动时间,导致贫困脆弱性增大,即存在福利依赖效应;脱贫摘帽后,帮扶县对信贷支持力度的需求更为强烈。由此,文章从完善贫困脆弱性识别、推进信贷支持、精准实施公共转移支付及深化多方联动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2023年03期 No.608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7 ]

金融实务

  • 反洗钱对增强打击受贿罪威慑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成本收益法和面板模型

    谢露;李绰卿;方芳;常瑞;

    文章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受贿及洗钱犯罪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并收集梳理2018—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一审审结并有效公开的9613份受贿犯罪及73份受贿洗钱犯罪的裁判文书作为样本研究数据,对受贿洗钱入刑与受贿犯罪率的相关性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发现加大受贿洗钱入刑力度可有效降低受贿犯罪率。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从反洗钱工作角度提出将打击受贿洗钱作为遏制受贿犯罪、巩固反腐斗争成果的利器,并以此作为严惩受贿犯罪的有效发力点。

    2023年03期 No.608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9 ]
  • 关于优化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机制的研究——基于贷款基础利率(LPR)的调控背景

    杨阳;

    住房贷款利率作为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其调控的合理性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疫情发生以来,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缓解房地产下行压力,央行积极引导贷款基础利率(LPR)持续下行,有效降低住房贷款特别是新增住房贷款成本,但当前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政策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文章通过对比存量住房贷款与新增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不平衡性,分析当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优化存量住房利率调整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当前合理、动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可有效释放居民消费动力,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同时在“房住不炒”前提下,提出强化政策引导、对存量房贷基点进行灵活调整、探索阶段性利息减免、完善征信激励约束机制等建议。

    2023年03期 No.608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3 ]

经济纵横

  • 政府引导基金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玉婷;李春洁;

    新时代推进西部地区发展形成新格局亟须有力措施,政府引导基金集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为一体,是不容忽视的财政金融支持新手段。文章在理论机理及现状分析基础上,采用2008—2021年我国西部地区9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总体、城市群和各省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引导基金对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政策效应较西部地区整体基准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城市群组织强化了政府引导基金的积极作用,城市群越成熟效果越大;政府引导基金在省域层面的影响存在较大异质性,与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水平有关。

    2023年03期 No.608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4 ]
  • 下载本期数据